中国车企在欧洲也要尊龙凯时登录合资,报应?
——车市热点问答(第262期)
欧盟对中国电动车展开反补贴调查持续发酵之际,慕尼黑工大的经济学教授马琳(Dalia Marin)在德国最大的财经类媒体《商报》上发表的一篇文章称:为了给欧洲车企创造喘息时间,欧盟对中国产电动汽车加征关税是一个明智之举。她还建议德国学习中国90年代吸引外资的经验,要求中国电动车企在欧洲成立合资企业,以促进欧洲相关产业的技术进步。当真会如此吗?中国车企该如何应对?
问:中国车企进军欧洲也要合资,这可能吗?
答:没什么不可能的。其实,早在上个月欧盟对中国电动车反补贴调查事发之初,在一个智库群里,就有5位中国专家一起探讨过有关中国车企在欧洲合资建厂的问题。我当时的看法是(原文):把合资作为一项硬性政策规定有违WTO国民待遇的基本原则,中国可以玩,是特殊时期的特殊产物,而且对外国车企一视同仁。欧盟如果只要求中国车企合资,那就是典型的歧视。再者,当初要合资一方面是因为中方太过落后,亟需外方资源,又不想让出市场,另一方面,外方在中国一摸黑,也很需要中方的相关资源配合,所以双方一拍即合。
今天欧盟的情况和当初的中国大不相同,政策要求的合资大概率不会有,企业自发的合资有可能,类似丰田与PSA标致雪铁龙的合资企业(丰田标致雪铁龙捷克汽车公司),还有丰田与通用的合资企业(Nummi,新联合汽车制造公司)。
现在,我还是这种看法。马琳教授说合资是中国90年代的经验,但实际上,合资企业在80年代就开始了,明年是合资车企标杆上汽大众40岁生日。当初的合资企业是中国最高领导人批示的产物,90年代合资成了中国汽车产业政策中的一个重点规则,如今,中国全面取消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措施。很难想象,标榜自由贸易的欧洲人也会如法炮制。
问:您说自发的合资有可能,可是中国企业在海外更愿意自己干,自己决策,用中国人、中国的供应链,所以通常不会选择合资。这样的话,欧盟会不会采用间接措施来逼你合资,比如反补贴之类的?
答:太有可能了。有德国专家称,当德国汽车制造商还在怀念燃油动力汽车的黄金时代,中国企业已经在电动汽车领域取得了几乎是无法赶超的优势地位,而汽车制造业对于欧洲来说实在是太重要了,它贡献了欧盟经济总产值的7%,在研发支出领域所占的比例甚至达到三分之一左右。
马琳教授说得很直白:通过与中国电动汽车和电池制造商合作,德国车企可以获得必需的技术知识,从而保持自己在国际上的竞争力。
你看,这就是欧洲版的“市场换技术”,是我们玩剩下的,如今被欧洲人捡了起来。
问题只是欧洲人会采用哪种方式来跟我们玩。我估计以合资为前提条件、还有股比限制之类的政策规定不会有,但反补贴这种间接的胁迫措施一定会有的,而且手段会有很多。在我看来,反补贴调查仅仅是个开始,既然欧盟决意这样干,贸易保护工具箱里的各种工具大都会派上用场,如反倾销、知识产权保护、技术壁垒、环保标准、财税合规、原产地规则、数据保护(由于历史原因德国人尤其在乎)、贸易救济、汇率干预乃至国家安全等等,总有一款适合你(参见《何仑:欧盟对中国电动车反补贴调查,仅仅是个开始》)。除了这些冠冕堂皇、出师有名的措施之外,还有不少拿不上台面的手段,这些年欧洲人在我们这里见识了不少,反过来那它对付中国车企,也不是没有可能。所以,你要想在欧洲混,就得做好相应准备。
问:您的意思是虽然欧盟不会有合资的硬性规定,但中国车企不合资就无法规避或应对那些贸易保护措施,实际上也就是没有出路?
答:除了合资外,并购也是不错的选择。比如吉利,全资收购沃尔沃,搞得风生水起,成了中国车企海外并购的一个经典的成功案例,也会为吉利自己进军欧洲市场提供很大便利。上汽收购MG,当初争议不少,现在看来,还是很有远见的,虽然没有像吉利对沃尔沃那样“放虎归山”,成就了沃尔沃的今天,但MG已经是欧洲市场上数一数二的进口新能源汽车品牌,上汽也已经决定在欧洲建厂,准备充分利用好MG的各种现有和潜在资源在欧洲大干一番,还是很有希望的。
当然,无论是合资还是并购都不是免费的午餐,都会面临相应的挑战、付出相应的代价,也会有失败的风险。但在欧洲市场上单打独斗,风险最大。欧盟如果决意要玩“市场换技术”,你要是坚持不合资、不并购,就很有可能麻烦不断、筋疲力尽、无力招架,那时,那些早先一步合资或并购的中国车企已经踏上了成功之路,欧洲车企缓过劲来,也就不需要你的技术了,你在欧洲也就基本没戏了。所以,无论是合资还是并购,都要趁早。